作者:
田育霖,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为湖北工业大学教师,从事创新教学和游戏理论研究。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读图时代,人们的口头禅已经变成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根据研究结果,人的注意力平均持续时间已经从2012年的12秒降低到了2015年的8秒,而金鱼的注意力是9秒。在这个人的注意力比鱼还差的时代,重要的事情画出来,也许能让你的创新更加sexy。
视觉化优势
大多数人从接触设计思维的第一天起,就听说过设计思维的原则之一:
多画图,或者说更多的视觉化呈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具体以什么形式促进我们的创新活动呢?我们先来做个小测试:
在阅读上述这段信息的时候,您是先注意左边的图还是右边的文字呢?
大多数人是首先读图的,并且注意力会在图像上停留更长的时间。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视觉内容的速度比文字内容快6万倍,图像相比文字,理解和记忆成本要低的多,因此读图更符合人脑的认知偏好。从一万年前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上的八条腿野猪到绘画艺术发展、再到摄影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发明和进步,人类对于可视图像的执着偏好从未改变。
文字的发明是为了表达更多、更抽象、更复杂的信息。但当信息量过大,难度过大时,人们反而更倾向把注意力放在信息中的图像表达上(回想一下你的手机阅读习惯?)
视觉化呈现的好处在于:符合人类本能的认知偏好;降低我们对信息理解、记忆的成本;能更直观的表达呈现信息; 让我们能够换一种方式思考问题,往往能够带来出其不意的灵感火花。
视觉化工具
视觉化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层面不尽相同,在设计思维的六步中我们也使用不同的视觉化框架工具来推进和激发创新。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
1、用户画像
在persona用户画像中,用户的形象画像配合个性特征的文字描述,一方面有助于集中团队成员的注意力,焦距他们的思维发散;另一方面,是团队成员对用户访谈的一个梳理过程,在回忆的图像化再现过程中,使他们最大程度的发挥同理心,挖掘用户真实需求。
2、时间线
将时间关系的事件信息,以空间形式的视觉化呈现出来。将繁杂的信息予以直观、平面表达,这样一来非常便于我们寻找问题所在,设置一些有待改进的关键点。
3、平面图
平面图本是在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重要步骤,用来直观的呈现空间设计布局,当我们的设计挑战与空间结合紧密时,也可以采用这个有力的视觉化框架。他能让团队更加兼顾全局,在空间布局中思考用户行为的原因、困境和改善的可能,能让我们更直观的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更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一次提升小学教学环境设计的项目中,我们走访了柏林和埃伯斯瓦尔德多所当地小学进行教学环境调研,观察孩子们在校园,教室里学习活动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情况。根据我们现场采集到的资料,每次调研结束我们都会用平面图的形式把作为样本的教学环境复原出来,再把我们观察收集到的信息标注在上面,用来直观呈现空间和使用者的关系,也便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
对于这类以空间和人为重点的项目,平面图工具不仅仅在创意和原型阶段为我们提供了很强有力的支持,在每一次的项目汇报中,也能在最短最快的时间里让其他人了解我们的项目背景和进度。因为使用效果不错,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小组的平面图被挂在HPI D-School网站首页上。
后记
迈克尔·戈德海纳在1997年发表的《注意力购买者》中就已经意识到:“在新经济下,注意力本身就是财富,获得注意力就是获得一种持久的财富。”
希望大家善用视觉化工具,让你的创新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