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洪刚,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实验室 大数据总监,中国传媒大学设计思维中心外聘专家。
曾任SAP中国研究院 客户创新与战略合作 设计思维教练、敏捷教练和算法专家。一直从事产品创新,团队引导和管理优化研究与实践。
在工作中,特别是在IT企业中工作的小伙伴们或多或少得会遇到这样的案例:企业高层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研发下一代的产品或者一个创新的产品,然后公司立即成立新的百十人的产品团队开始产品的研发。做一年之后,产品发布日期快临近,发现产品还不能用,那就延期一段时间吧。终于产品发布了,全公司举行了盛大的庆祝。 时间飞逝,半年一年之后,所有人发现这个产品尽然没有一条客户求助信息。这个产品质量太好,完美无暇,没有一点产品缺陷?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因为产品最终没有什么客户,没什么人用,所有也不会暴露出产品的缺陷。这个创新的产品最终在公司也是不了了之。
一开始就要问出好问题
在很多公司,无论是创业性的小公司还是基业长青型的大公司,或多或少都遇到类似的事情。项目管理中常有人说“三边六拍”拍个脑袋就是开始一个产品或者项目。《精益创业》的作者埃里克·莱斯(Eric Rise)曾经说过:“制造没有人要的东西是浪费的最终形式”。“拍脑袋”出来的项目,究竟没有深刻理解人们的需要?这个项目要解决的问题是否靠谱?设计思维在第一阶段就是理解,提出一个好的设计挑战,确保项目要解决的问题是靠谱的。
在一个项目最初开始的时候,或者说在项目立项前,发现一个“正确”的设计挑战和定义一个“最好”的设计挑战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3000个初始想法才带来1个商业上的成功。 (Stevens & Burley, 1997)只有0.03%的成功率。如果一开始就问错了,成功率就没有了。
创新者经常面对的任务是:专注于哪项设计挑战,即如何界定其所面对的问题。谈论问题不一定能启发灵感或者激发行动力;单凭主观愿望也一样。我们的创新的源头,设计挑战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我们来举个栗子。
梦想与牢骚
身边有同事发牢骚,这里太吵了,我都没法专心。这样的牢骚,大家基本上都碰到过,很多人听到了要么是春风过驴耳左耳听右耳出,要么是和这位同事一起抱怨一下。如果你也碰到了这样的牢骚,你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么,是一个设计挑战么?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如何来定义这个设计挑战:
与牢骚过于相似的挑战:我们怎样才能减少噪声,好让你能够专心?
过于狭窄的挑战:我们怎样才能创造更加私密的办公空间,好让员工能够更专心?
过于宽泛的挑战:我们怎样才能帮助人们专心起来?
明智的挑战:我们怎样才能设计能容纳各种工作风格的空间?
这样的一句牢骚,经过这些问题的描述,不同的问题的提问法,我们可以定义出来一个比较适合的设计挑战。同样梦想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好的设计挑战。
梦想:我希望我们的员工能按时提交他们的费用报告。
与梦想过于类似的挑战:我们怎样才能让大家更及时地报告他们的费用?
过于狭窄的挑战:我们怎样才能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加速费用报告的提交?
过于宽泛的挑战:我们怎样才能让大家更遵守截止期限?
明智的挑战(怀着对员工的同理心):我们怎样才能简化费用报告的流程,以便大家能够更快的完成?
创意地重提设计挑战
一个适合的设计挑战可以方便大家做出创新,对面临的设计挑战有了初步理解后,需要重新定义设计挑战,改变过于狭窄的挑战或者过于宽泛的挑战。不同的设计挑战的描述,对人们的启迪是不一样的。
我们要设计一把椅子,面对这样的设计挑战,最终的方案就是一把椅子。
对于同样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要设计一把椅子?只是觉得现在坐着的这个椅子不舒服,想换个坐着舒服的,实际的问题就是要找个坐着舒服的东西。重新定义的设计挑战:设计坐着舒服的东西。这样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
重新定义设计挑战带来如此的变化,重新定义问题描述如此重要。一个好的设计挑战需要是以为人本,不要使用过多技术或者服务型的术语,它要有一定的宽泛性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领域,同时它还有一定范围限制,不然这样设计挑战就失控无法进行。
以人为本,从自己身边的梦想与牢骚转化为设计挑战,一起用设计思维来做出创新改变世界。